B站让谁紧张?

B站取得先手,且在寻求破圈突破

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确实发展势头良好,最近 B 站的正向报道确实声量巨大。本篇整理从 16 开始,到 21 日,我看到的文章已经快十几篇了,从各个角度论述了 B 站的发展。更加上冯提莫的入驻, “斗鱼一姐”冯提莫奔向B站 ,原本的小破站一时风头无二。

这些内容里当然有 PR 的成分,但目前来看,B站确实最接近「中国 YouTube」。

中国是时候拥有自己的 YouTube。

所以当一个大佬用这个理由来说服老板开始allin 短视频的时候,他没有想到今天。
B 站正在成为 Chinese YouTube ,被大家最广泛认同的「中国 YouTube」竟然是 B站。

快速增长的,高粘度高质量的会员,优秀的社区氛围

  • 这一点几乎是大家的共识,成为 B 站正式会员需要完成 100 道题目,即便如此,B站还是累计了近 6200 万的会员,这确实让人惊讶,其中付费的大会员更是增长迅速,到了 610 万。这里面又以最受关注的「Z 时代」人群为主。
  • 单位 DAU 的人均使用时长到达了 83 分钟,和抖音的有得一比。不过考虑到 B站的视频长度高过抖音,其蕴含的能量是更高的。
  • 在所有硬性条件具备后,更让人羡慕的是 B站良好的社区氛围。

「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因为有这样的优势用户,即便现在商业化未完全展开,B站也广受大家的看好。也就不难理解,陈睿的底气, 哔哩哔哩陈睿:做社区,数据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感觉

以我做互联网 10 多年的经验,我觉得一个这么被用户喜欢的产品,应该能活下去。

5 年之前,中国所有的视频产品都是没有商业模式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凭什么认为这个模式能够走下去?坚持真的需要勇气。

商业化收入尚待开发,但前景乐观

目前 B站的收入主要依靠游戏联运,但是陈睿一直很乐观:

所有的互联网产品价值都来自于用户价值,商业收入在于你能够把多少用户的价值转化为商业收入。

我对 B 站营收的信心来自于我认为 B 站能够很好地聚集用户价值,其实用户的价值包括很多,从数据上来看,用户的停留时长、访问频次、用户内心对 B 站品牌的认可、用户对这个平台上其他用户的情感连接,我觉得这些都是价值。我们希望把其中的一部分转化成为商业价值,推动这个社区良性运转。

当然更人敬佩的是,即便一直在亏损,B站在内容采购和内容激励上的投入也没有受到缩减:

  1. 8亿元拍到《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中国区三年独播权
  2. 寻求转型的主播冯提莫入驻
  3. 采买优质内容
  4. 对重点品类的视频 up 制定了众多内容激励计划

陈睿:我们在对用户的访谈过程中发现,很多大学生很想成为 UP 主,因为他认为这事儿是他人生成就感的体现。所以我觉得在 B 站整个内容生态中,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大家喜欢创作,B 站鼓励创作、重视创作,最后就形成了一个正循环的生态。

大家不妨认真想想这个问题,其他平台真的是在鼓励创作吗?还是仅仅想拿到流量?创作者是在真的想分享生活还是更多地想用流量换点钱。

也许是在所有人注意力都在关注抖音快手的短视频之战时,B站找到了一个韬光养晦的机会

ACG 是未来领域,B站已经占了先手。

ACG 是未来的内容重点,是未来消费的垂直领域,是最能吸引「Z时代」 用户的内容,现在已经被 B站取得了先机。

更值得注意的是,B站也在寻求各种圈层突破:
签约冯提莫是一个动作,采购优秀新旧电影内容,单季度支出 3.6 亿的营销费用都是如此。
所以在我关注的内容创作者基本已经都开始准备在 B站投稿内容,同步更新了。

B站让谁紧张

那一片大好的b站让谁进展呢?甚至不惜让人随时跟进刺探别人的进展和策略?

答案是:所有没有优秀长视频创作者的平台。而不少文章也似乎提到了这一点。

B站才是头条系的大敌_手机新浪网是从内容供给方面提到了这一点:

B站在这条路上行进必然会与头条系的几员大将逐一相遇。购买了众多番剧版权的B站一直被视作优爱腾的竞争对手,从网综、经典剧切入的西瓜视频被看成是长视频的新选手,当它们从不同岔路口闯入,或许在与优爱腾爆发激烈战争之前,先遭遇的会是彼此。B站和西瓜视频也志不在优爱腾,他们争夺的是中国YouTube的地位。

不过对于「华农兄弟」的案例来讲,作者显然高估了其「引流效果」。

对华农兄弟这样将大本营驻扎在竞争对手的up主,B站的态度想必非常矛盾。华农兄弟为B站贡献了大量流量,但华农兄弟将视频首发权和独家视频放在西瓜视频也意味着,他们越火,B站为西瓜视频引流越多。

相反,应该是西瓜应该担心自己达人在平台无法获得稳定流量的问题。

B站对作者的吸引力邀远远大过西瓜,这从其不断增长的用户投稿数上就有验证。这也不得不让头条的人感叹,应该更早地挖掘关键信息。

至少目前来看,
在这场中国油管之争中,B 站远远走在前面。


本文作者: Matt
本文内容所引用链接均不保证可见性,需自行解决权限问题。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许可协议。
本文章内容/观点/图片/引用/提及均代表个人身份,不涉及供职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