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荒野求生的游戏,人生就会变得残酷许多,任何的困难都要自己克服。总想着也许「换个工作就好了」,结果发现「换个工作」反倒成了一种负担。关于跳槽,一些观点,多见于《超级个体》的专栏。
换游泳池并不能解决不会游泳的问题。有一些问题,比如自我管理、人际沟通、不懂得手机信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不会随着转换工作而消失。反而会因为一次次度过新鲜感以后感到同样的状况而陷入习得性无助。
跳槽的分类:
- 避险型跳槽
- 增值型跳槽
跳槽的阻力:
- 重新建立人际关系,组建团队风格
- 进入不确定的方向
- 个人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回到自身原有的水平
判断职业收益变大
- 经济效益=职业经济收益+职业发展(经济价值=职业经济收益(工资、福利)+职业发展(行业的发展前景、企业的上升趋势、优秀的团队)+情感收益(个人价值观吻合、企业文化舒适、同事亲切))
- 喜欢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招聘途径的优劣:
- 一等职位在公司内:老板身边与他合作和共事过的人(组织内,企业内招)
- 二等职位:老板体验过他的产品的人(占据头部资源的人)
- 三等职位:老板信得过的人的举荐,例如同事的同学和朋友(到这里已经占据80%的机会)
- 四等职位:市场上的简历、发布招聘会
而很多求职者的思维却恰恰相反,第一步都是去找猎头,投简历之类的。其实这还不如跟你的上司好好聊一下职业规划来得更高效。
- 1.去想公司内真的没有我的机会了吗?去跟你的上司聊聊天,约个饭,谈谈公司和个人的发展。
- 2.如果你是技术人员,应该考虑在业内,发布自己的里程碑式产品。例如: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的墙》,营销人士的优秀策划案,让业外人士第一时间识别你的能力。
- 3.多交朋友,广遇贵人。这里有个小窍门:上优秀的课程,可以广交人脉,让更多的人识别你。比如:MBA在职课,商学院的课,去学校里争取当班长。主要目的就是进入平行人脉圈。
- 4.最不济的事,就在大网站上发简历。
离职前的准备
- 在组织内好好干,留下里程碑产品,搭建熟人圈,留意求职市场
- 第一个7年:注重职业发展速度。
第二个7年:注重变现,多看一点钱。这样在40~50岁,很多人才有机会放下自己原有的工作,有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第三个阶段:注重情感因素。
离职前的思考因素
一、视力问题
今天在职业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是因为之前对这个职业缺乏了解造成的。不要做干两年,发现自己不喜欢自己工作的事情,要在开始工作前,想好自己想干什么,想好自己想要什么,以及该职位的价值。
二、沟通问题
很多人会因为恶性的人际关系而离开,而至少60~70%的人际问题,与职位无关,是个体问题。
类比:除了在职场中,是否与伙伴、亲人、亲戚也保持良好关系。
如果你在每个领域都混得不好,那么,人际问题就是你自己的问题。
三、心态问题
领导与自己意见不合?领导对自己的意愿不符?
要注意,没有必要要求领导来配合你。
要注意,不要在面试时说“我来学习”,领导需要你学好了再来。
四、实力问题
自我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纪律性问题。
转行/转职的分类
- 初级道:换公司
- 中级道:换行业换职位
- 高级道:进取全新的领域,拼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学习能力,跑得够快,就能赢。
任何一项工作都会给予你一些东西,我不希望完全抛弃自己的专业,这会让我没有安全感。我更愿意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去慢慢延伸自己的综合能力,也许就会慢慢精通一些其他的工作,从而实现从一个维度到另个维度的迁移。前提是你自己的维度足够用心。
即便这次不能完成跨越,也希望自己能保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