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读错书
网络上上常年流传着一类文章,无论什么时候什么人翻出来总是获得不错的阅读,那就是“书单”。“那些影响了温总理的书籍”、“不得不读的书单”、“我的私人推荐”等等。到了公众号的时代,不少的自媒体运营者把这些发扬光大了,甚至发展出了”社群“。读书拆分精华,分享给大家;”每周共读一本书+语音领读+早晚读签到+读书笔记+组队对抗惰性“。这无疑击中了不少人,微信号也迅速圈了关注、粉丝。
这和“世界阅读日”出现的晒书风潮是一样,甚至也许是同一批朋友。我绝对没有看不起这行为的意思,倒是觉得很有意思:我们对读书这件事的感情太复杂了。
一方面极其功利,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另一方面又把读书看得太高,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英文书就显得更高大上了。
我们都知道读书好,读书有用,恨不得有人把书里的“干货”做成胶囊,直接投喂我们,让我们掌握技能,自己却没有耐心看完一本,更何况是英文的。
这大概就是让很多读者对《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的幻想根源了。幻想着作者王烁可以把自己读过的英文化作一股真气,直接传给他们,让他们和武侠小说的主人公一样,得到师父修炼了几十年的功力。
甚至罗辑思维发行的时候也说本书“一颗前沿思想高能胶囊“。 拜托,哪有那么好的事情。读书和吃饭喝水一样平常,是娱乐方式。不读书并不代表没有阅读,看电影,听讲座,和朋友聊天,这都是“阅读”方式,都能有收获。单纯的对“自己好久没读书”感到焦虑没有必要;妄想靠着别人灌输读书“内功”更不现实。
那为什么看《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呢?是为了读书之乐,在更广阔的视野体验读书之乐。王烁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分享出来,或是读书心得,或是推荐新书,或是读书妙法。你我在读某一篇能体会到作者的阅读之乐,有心自己买了看看原书,这就是收获。难道你真的想从《中国与美国的战略思维差别在哪里》里读出原书《国际政治的社会演化》的内容?
读后感本就是很私人的事情,阅读别人的读后感有共鸣是很开心的事情,不过前提是你也度过作者介绍的书,这才有对话的基础。我大概是我觉得豆瓣和亚马逊那些一星评价很烦人的原因吧。这些文章大部分都能在作者博客和公众号看到,那么在乎56元的定价,自己打印也是可以的嘛。
书中附录的“这些年我读过的书”也是被指责的地方之一。也许是他们不知道“视野”意味着什么。因为英文阅读能力有限,附录中的许多好书,三星书我都没听过,这让我焦虑,和作者一样的心态“还有那么多好书没看过”,现在有人亲身鉴定过,还是用国际视野对比,我还不赶快去找来看看。
不过,我对这本书还是稍有微词。
一是精装封面。精装逐渐成为大趋势,增加了成本不说,主要是不太好带,太重,想在狭小的空间阅读就手忙脚乱的,不够亲民。
二是页面边距和行宽的问题。这个看似小事,却增加翻页的频率,和前面的精装一同给阅读带来不少麻烦,还落下个填充页数的“罪名”。
界面出版的《正午》也是公号文章的再集合,选用的纸和装帧就舒服极了,手感上就让人亲切。这也许和罗辑思维的商业策划有关吧。
以前看 财新周刊 的时候也曾看过王烁的文章,可惜那时候被 胡舒立 耀眼的光辉吸引着,只道王烁是个资深记者罢了。反倒是和在财新工作的朋友瞎聊,听她讲了句,“王烁才厉害,他给胡奶奶改稿子的“。
这让我汗颜,偏见和无知让人盲目。
找到了王烁的博客、找到了BetterRead公众号,才发现原来以往看过的很多文章都《英文电子书阅读法》、《斯蒂芬·金:写作的25条要诀》《新闻三论》,都是出自他手。这样的传媒人看着靠谱多了,至少比整体在微博上“指点江山”的体面。
更重要的是,书序言中透露了,英文阅读修炼指南,又给了我不少信心。英文书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只管拿来读。
学习不走捷径,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多少人能做到呢?当然,读书也是没有速效胶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