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公众话题都会成为你和好朋友绝交的原因,且不论已经多年的「中医」「韩寒代笔」「女权」等等经典的「三观契合」测试题。
仅仅是本次疫情,每天就能贡献 2-3 个让大家相互拉黑的话题。
那最新的案例就是傅盛/张颖的案例了。
实话,出现在截图里的每条言论都并不能给发言者加分,更不入流的还有转发聊天记录的好事者。
后续被营销号拿来作为案例,让我们这样的「闲人」讨论起来,也是各有各的理。
上帝利用语言不通来阻碍大家建设通天塔的方法看来是多余,即便是同种语言,大部分人也是没有能力找到共识的。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如果在逻辑正常/信息透明的环境下,还能无法推导出一致的观点,那就是人的立场不同,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多说无益的。
这一条,李海鹏概括了:
我的观察所得是,政治立场首先上取决于吃什么饭,在哪个饭碗里吃。与之相比,知识、受教育背景等等,好像重要,其实没那么重要。他是个专做分赃工程的,你要求他自由主义,那你待人过苛了,哪怕他是哈佛毕业的他也做不到。比如另有一位,是个统治阶级,你跟他讲理,你也想多了。其次,取决于品行,就是个人品行。不爱欺负人的,也不想受气的,就是天然的自由主义者。
但是跳脱出来看,记起前辈总结说的一句话,「自己从来没有和人在公开场合争吵」。
公开地与别人争吵,只会让人笑话,甚至是对这个议题的普及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大家因为立场的不同,或许立场变化了,而强行要求大家看法一致都是可笑的。该说的都说了,别人的看法还是没有变化。那就是影响别人饭碗了,就不强求了。
退一万步来说,公开争论不停的事情,一般来都是「意气之争」,实在没有多少实质的影响。相反因为为了赢个「当众」的面子,不断下本,也逐渐暴露了自己见识和逻辑上问题,最后落得众人嘲笑的地步。
当然,这也不是否定「讨论」的意义,对于公权机构,积极广泛的讨论是有效的推进方式。但在个微信群里,公开争吵不能给各位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