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偶然在豆瓣看到有人打了五星,所以在买书的时候拿来凑单了,事实证明,这本书是值得五星的。看以前,还觉得译者写了近三十页的译序,占了整本书的四分之一,还觉得是翻译者喧宾夺主。
在囫囵吐枣的看完以后,我真诚地感谢翻译者。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完全来自序言了,当然这是因为我看书的心不静。这已经是作者Charles Tilly最通俗易懂的读物了。实在是我自己的水平问题,所以才看的迷迷糊糊,然后被译序点醒。
这本书讲的就是我们平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理由以及给定这个理由的背后原因。
蒂利告诉我们,当我们面对“为什么”的问题时,人们给出的理由可以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惯例、故事、准则和专业表述。其中,惯例和故事属于“通俗”理由,使用的是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的日常语言;准则和专业表述属于“专业”理由,它们更依赖于训练有素的话语训练。如果换一种区分标准,作为理由的故事和专业表述试图在状态A和状态B之间建立因果关系,而惯例和准则强调的是语境的适当性,它们并不试图建立因果关系。
我们总是不自觉地采用不同类型的理由为自己辩解,为生活辩解。上班迟到,我们对老板说的是路上堵车,对同事说的是习惯性迟到。蒂利不关心这心,他更关心我们理由背后的事情:
理由的给定实质上是一个给予者和接受者确认、建立、协商或修复相互之间适当关系的过称。
当然,理由也没有层级上的关系,没有一种理由是比另一种高级的,甚至和个人的性格也没有关系,它的关键是社会关系。
书中给了大量的案例,不过我却读出一种危机公关的借鉴意义:选择正确的理由给定,可以有效地化解危机。不管是小布什团队的危机还是奥巴马赢得选举的理由,都说明了:
正确的理由给予甚至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
我们不需要改变历史,不过争取的理由选择可以挽救我们的工作,挽救我们的感情。这个时候不妨试试“故事”这理由类型。
当然,最难理解的是“专业论述”这个类型了。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介绍这样的理由,因为“专业论述”确实需要门槛来理解。这大概也是多数公共讨论最后都沦为人身攻击的原因。不妨锻炼自己理解专业论述的能力,先从阅读这本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