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素材整理(1+2)
时间、学习、记忆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个个沙漏,里面的沙子总量是相当的,不同的是,有些人的瓶颈较细,有些人的沙漏颈部较粗。那些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虽然沙子总量一样,但是相对却拥有更长的时间。
程序员都知道,任务的切换需要耗费学多额外的是花销,首先要保存下上下文,以便下次可以顺利切换回来,然后要加载目标任务的上下文。如果一个系统不停地在许多任务之间来回倒腾,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唐雅薇同学的故事中,有这么一个细节吸引了我的注意:当时她正在找工作阶段,对女生在IT行业的发展很迷茫,恰逢微软的郭蓓菁女士到他们学校演讲,演讲完了之后她立即就奔上讲台拦住郭女士询问女生与IT的问题。这是一个细节,但我相信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上去拦住名人问普通问题的,我们会给自己找很多很多的理由和借口,我想最常见的应该是两个原因:1.如果被批评了自尊心会受到打击。2·认为问了也问不出特别的信息。
饿死在草堆之间的驴子
思维、心智
如何解决“知识经验跨情景转移失败”的问题?
除了多多反省观察自己之外,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多抽象其本质也是一个有力的方法,因为前面提到,真是表面不相似性阻碍了知识的迁移运用,我们常说有些人善于看到实物的本质,这样的人往往就是那些聪明人,因为他们更能举一反三,讲一个地方灵悟的道理推广到另一个看上去不一样的地方。
未来是不确定的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因素是不确定的,除了自身的因素比较可控之外,外界的机遇因素几乎完全不是能够控制或预测的,我们最多只能做好头脑准备,尽量不错失机遇。
个人因素往往只是成功的一个既非充分又非必要的条件,所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无需悲观,因为毫无疑问,改善个人因素的确能够大大增加成功的几率。
我们的大脑会想,既然很大可能失败,甚至看不到成功的可能,为什么要白费力气去学一趟呢?还不如省省呢。这是一个聪明的经济决策,去衡量性价比是每个经济个体的原则。然而,这个决策笨就笨在,他把困难评估得过高了。
······
对于学习新知识的困难难度的评估,我们去很不擅长,因为大部分知识都是需要你掌握了以后才会“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在这之前,你会觉得这东西太难,完全没有头绪,摸不着门道,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
······
很大程度上你遇到的问题都不是孤立的,既然你遇到了某问题,那么很大可性是你以后还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每次直接问道问题的答案同时意味着你永远都要考别人的大脑来获得答案。
自利归因就是把一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归纳到对自己有利的那种情况。用大白话说就是不给自己难堪,不能让自己下不来台,功劳都是自己的,责任都给别人担。
form《我不想与我不能》
反思、写作
我自己则是非常珍惜类似这样的机会,即当“我强烈地觉得它是对的,但我却说不出所以然来”,这时候往往是到大脑中翻箱倒柜的时候,弄清来龙去脉的时候,深入反思的时候,纠正一直以来错误的潜在前提假设的时候。
另一方面,“我强烈地觉得这个说法有问题,但我却说不清它为什么有问题,到底哪有问题”,这也是一个极有意义的瞬间,它几乎总是意味着你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有潜在的偏差,肯定是在你自己都没有觉知到的地方引入了一个潜在的假设、偷换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等等。而这种时候就是深入反思的时候,当你终于潜到问题的底层,触摸到问题的实质,把水面之下的冰山整体看清了的时候你会有一种通体舒泰的感觉。
一旦你把自己潜意识里面的东西从幕后拉出来,你就有了面对并反思它们的可能,而不是任它们在幕后阴险地左右你的思维。很多时候我们的思路出了问题并不是我们不会反思,而是不知道自己的思维中有那些隐含的假设(assumptions),如果你只感觉到答案,却不知道你大脑得到这个答案之前做了哪些推理,你又怎么知道哪一环可能出了问题呢?
另一方面,一旦你弄清了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离意识到问题就不远了,很简单的道理——如果别人和你争辩的时候总是只摆立场,你就很难和他辩,但如果他把自己的推理过程原原本本暴露给你,批判起来总是容易得多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有很多人总是把逻辑藏在背后,不敢暴露出来)
据说在某个著名软件公司里,开发组的桌上会放着一只小熊,大家互相问问题之前,先对着小熊把问题说一遍,看能不能把问题描述的清晰,基本上说的比较有条理以后,答案也就随之而来了。
当然,你不一定要对小熊说,你可以在大脑中虚构一个听众,一个不懂行的听众,然后你说给他听。这是可行的,我经常在路上用。不过如果你能坐下来,我建议你还是说给实际的听众听——即写下你的思考,因为书写是更好的思考。
让你自己成为一个持续学习和思考的人,并只写你真正思考和总结之后的产物,其他一切就会随之而来。
就像那句经常被人传阅的话:只做你最感兴趣的事情,钱会随之而来。